食品检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时间:2016-04-19 12:57来源:教务处 作者:jkygh 点击: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 专业建设背景

(一) 产业发展分析

食品工业承担着为我国13亿人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重任,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十二五” 期间,我国食品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若不计烟草制品业,食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5%;食品制造业增长7.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7.7%;烟草制品增长3.4%,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有力带动了农业、流通服务业及相关制造业发展,对“扩内需、增就业、促增收、保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这些新趋势和新特征,对食品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能将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食品生产、食品检验与质量管理中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抓住机遇,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食品检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成为目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当务之急。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与企业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强烈感受到社会对食品检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

 (二) 人才需求分析

当前,我国的食品工业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系列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调研发现,食品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岗位类型发生了变化,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从事食品加工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需要掌握现代食品贮藏、加工、管理和营销等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根据我省其他高校近年来食品检测技术专业招生情况和就业情况分析调查显示,食品检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食品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三) 专业定位

本专业主要面向食品检验检疫、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食品加工、食品销售服务、企业研发部门等岗位,能在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部门、食品监督检验部门及食品与生物保健品分析与检验机构从事与食品分析检验和质量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

二、专业建设目标及内容

(一)总体目标

构建以食品技术为核心能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由“教学高手、技术能手、创新强手”组成的师资队伍;建设满足检测条件的食品检测及食品加工实训室;开发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二)建设项目

1、构建以食品检测为核心能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建设目标

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以食品安全检测、营养食品加工为核心能力、产学研紧密结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使毕业生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2)建设内容

围绕政府食品检测机构和食品加工企业岗位(群)核心能力,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职业素质培养和课证融通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职业素质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选修课程、职业技能综合提高课程五个层次构成的教学内容体系。遵循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之间的联系规律,形成岗位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做到单元技能反复演练,综合技能集中强化。集中实践教学分为3阶段,第一阶段在校内实训或模拟生产实习;第二阶段在校外实训基地相关岗位进行的生产实习;第三阶段在校外相关工作岗位进行的顶岗实习。

实施引导式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教学模式。

a.采用“请进来”、“走出去”、“课程指导书”等“学习推动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就业前景,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b.采用“问题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启发式教学法”,激励学生参与,增加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c.采用“渐进式实训教学法”,对相应课程操作技术反复训练,使之达到娴熟水平。

d.采用“模拟企业活动、项目主题教学法”,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

建立校企合作情感-双赢机制。实施专业与市场、课程与企业标准、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对接的“三个对接”。吸纳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研制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室,参与实践教学与实训指导,共享资源优势,指导毕业生就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联合开发新产品等。

2、造就专兼结合、由“教学高手、技术能手、创新强手”组成的师资队伍

1)建设目标

每年引进2-3名优秀专业人才,使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资历结构更加合理;教师在消化吸收和转移专业先进技术、为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显著提高;造就一批学生喜欢、行业认可的教学高手;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操作水平高、具备国家职业资格高级证书的技术能手,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孕育一批能承担省、市、企业委托科研课题的创新强手。最终形成一支由“教学高手、技术能手、创新强手”组成的师资队伍。

2)建设内容

制订本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完善其知识、能力标准评价体系,建立使教师持续跟踪行业技术水平的激励机制。规定教师每年下企业锻炼时间不少于20天,取得相关职业资格高级证书不少于1项。

针对本专业高职称、高资历教师缺少的问题,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1年内引进食品科学方向理论造诣高、实践能力强的骨干教师1名;引进分析检测专业的精通精密仪器分析、熟悉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程序、有检验机构工作经历的骨干教师1名,引进营养食品加工方面的骨干教师1名。

③聘请食品行业企业具有食品安全管理、食品检验、营养食品加工等专长的高级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主要参与专业标准制定、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教材编写、指导毕业生就业等。

④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政府、社会、行业协会组织的各项社会工作,担任相关学会、协会、研究会要职,兼任政府、企业或团体的专家、顾问。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锻炼和提高教师能力,扩大专业影响力。

3建设满足检测条件的食品检测及食品加工实训室

1)建设目标

校内建成食品检测综合性高的三个实训室,与企业共建食品检验实验室,满足校内生产性实习的要求。同时,完善校外参观实训点、顶岗实训点,建立多层面的校外实训基地。

2)建设内容

依托食品检测综合性高的实训室,强化学生食品检测与功能食品加工技术的实操训练;同时,加强与其他普通高职院校合作,探索学生的培养模式。

与校外食品单位或公司合作,共建食品检验实训室,加强对国际检测标准的吸收和应用,提高实训室检测能力和水平;完全按企业和检测机构的管理模式进行运作,扩大对社会的检测服务规模和范围,学生不仅接受国际最新检测技术的训练,而且在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工作训练,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③建立校外实训教学的组织规范、质量管理等标准,探索与企业产学合作的长效模式,探讨校企办学管理机制、互动机制、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

3)建设规划

实训室名称

建设资金(万元)

实训室检查项目

食品检测实训室(2016年)

20

水份/总酸/食盐/PH/氨基酸态氮/二氧化硫残留量

仪 器 室(2017年)

25

蛋白质/ 脂肪/总糖/灰分/酸价/过氧化值/挥发性盐酸基氮/亚硝酸盐

食品微生物检测实训室(2018年)

25

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群/霉菌/酵母菌/致病菌

4、开发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1)建设目标

构建食品检测技术、食品加工两大技能模块课程体系;建成一个共享型、教学互动的专业资源库。

2)建设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从广度和深度上动态地对食品行业尤其是广东食品行业进行调研,由企业管理者、岗位从业者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分析行业特点和岗位(群)的人才定位。根据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将其应具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分解为能力和素质模块,最终形成食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食品检测技术、食品加工等3个核心模块化课程群。

改革课程内容,实现课证融通。

a.将国家或行业标准、企业规范分别内化于加工技术类课程和检验与质量安全管理类课程中,形成标准化的课程内容体系。

b.完善课程内容的整合。

采取“教师、企业专家、学生三方结合”的方式,紧贴国内外食品行业技术前沿,融合行业成熟技术经验,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编写或修订专业教材、实训教材、多媒体教材,同时注意收集分析学生和企业的反馈意见,对教材进行及时修改。

按照核心课程和平台课程优先的原则,制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确定有行业、企业工作经验及丰富职教经验的专业骨干教师为精品课程负责人,成立精品课程建设团队。

通过企业参与、学校教学信息化部门支持,从辅助教师教学、提供学生学习资源、进行教学互动等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开发建设食品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建设具体目标

本专业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有效激励和适当约束为机制,将本专业建设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省内民办高职院校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特色专业。

12016年度工作

1)组织相关专业教职工开展新专业建设改革创新的大讨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成立新专业建设小组。完成专业建设方案和任务书。

2)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资深设计师对专业建设方案、任务书进行论证和评估,进一步修订专业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使其更加切实可行。

3)组织参观国家级或省级示范院校专业建设、学习专业建设改革创新的经验。

4)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2016年内建设完成食品检测实训室。

5)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同制定与企业岗位技能相对接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制度、运作机制、考核评价体系及学分制管理办法。

6)培养食品检测技术高层次专业带头人1名,“双师型”骨干教师2名。

7)校企共建2门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课程标准4个,完成1部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建设,完成1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完成3门课程级生产性实训教学大纲的编写。

8)加大办学条件建设投入,使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践实习条件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22017年度工作

1)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与学生的岗位实训相对接。

2)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2017年内建设完成仪器室。

3)引进食品科学方向骨干教师1名;分析检测专业骨干教师1名,营养食品加工方面的骨干教师1名。

4)提升食品检测技术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的教学及科研能力。

5)建成1门校级精品课程,校企共建2门核心课程,完成编写校本教材2门。

6)建成食品检测技术专业网络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7)实施“一条主线(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五个层次(专业核心技能培养贯穿始终),平台+核心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8)全面完成规定的社会服务,充分发挥食品检测技术专业的改革、管理、创新作用。

9)活跃学术气氛,每年聘请1-2位校外专家来校讲学,召开一次教学、科研方面的大型学术会议。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院成立以教学副院长为组长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协调建设工作; 并成立食品检测技术专业项目建设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

食品检测技术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

  长:刘教林

副组长:李晓艳

  员:李冕鸿、陈慕莹、李天欣、郑泽敏、王宇星

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洪炳财
(二)政策保障

学院将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5]6号)和《食品工业“十二五”规划》,加强新专业建设项目有关专项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科学的工作规范和严格的管理与考核办法,进行科学管理和督促检查。通过专项制度建设,加大领导与管理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制度约束,确保项目的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和投资效果。
(三)质量保障

学院建立激励机制,对新专业建设成绩显著、效益突出的专业建设项目与人员予以奖励,制订并认真实施项目建设绩效考评制度,定期对项目进行考评,并在原有建设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考核评价机制,并将其作为项目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强化制度约束,严格新专业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独立核算,专款专用,确保新专业建设有序进行,保证专业建设质量。
(四)资金保障

在专业建设资金安排使用中,学院自筹的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学院将通过资源整合、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等措施,确保自筹经费的足额供给和新专业建设的需要。

我院食品检测技术专业的设置是符合社会需求趋势的。在前面专业方向的建设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合学院特点,具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之路。我们坚信,有学院领导的关心指导和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食品检测技术专业必将不断走向成熟。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