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团委>师生随笔>

   扫描二维码分享

“你们的学术血统很高贵”——记尹康庄老师

时间:2017-08-16 21:56来源:未知 作者:吴晓祈 点击:
会龙兄在她的个人公众号上连发了两篇分别回忆杨老师和王老师的文章,勾起我对两位老师的一些印象,忍不住写了两段较长的评论。会龙兄一时兴起,嘱我为文,让我也写一篇关于尹康庄老师的文字。这倒不完全是奉命之作,因为我对尹老师也确有许多个人的情感与敬佩,也不只一


会龙兄在她的个人公众号上连发了两篇分别回忆杨老师和王老师的文章,勾起我对两位老师的一些印象,忍不住写了两段较长的评论。会龙兄一时兴起,嘱我为文,让我也写一篇关于尹康庄老师的文字。这倒不完全是奉命之作,因为我对尹老师也确有许多个人的情感与敬佩,也不只一次表达过;只是,当真要将那许多的思绪与记忆连缀成一篇像样的文字也不容易,因此未曾动笔,如今正好趁此机会聊以成篇。

我想,尹老师说过的最让同学们深受鼓舞的话就是:“你们的学术血统很高贵。我的导师是废名的学生,而废名又是周作人(鲁迅的弟弟)的弟子,所以你们不宜妄自菲薄。”(大意如此)尹老师说得一本正经,但台下的同学们都笑成一堆,觉得尹老师挺能“沾亲带故”的。但我相信,同学们更多的会感受到尹老师的一片真诚——他并未轻视起点不高、没有名校光环的我们,更希望我们能因此自信、自重。尹老师待人的亲和平等于此可见一斑。不论是作为授课老师,还是后来成为文学系系主任,尹老师都不改他严肃但不乏亲切的态度。《论语·子张篇》里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我想这句话用来形容尹老师是非常恰当的。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眼神和声音可以传达很多无法说明的感觉,而对于深受文学滋养的中文专业老师更是如此,敏锐的学生会对这样的老师有一种直觉的好感,觉得这个人能够带给自己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心灵和精神上的震颤。尹老师就给我们这种感觉。记得尹老师教我们的第一门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虽然教了不久,但每一节课都让我和几位同学听得内心激动不已,课后讨论不绝。我到今天都很难描绘尹老师在授课时那种忘我的投入所产生的、散发在眉宇之间的魅力,那是高贵的精神在跳跃和舞蹈,是灵魂的气质在自然地洋溢,是心灵的光辉汇聚在双眸中高傲地闪烁。他的课堂曾经带给我的深刻记忆是消磨不了的。他讲鲁迅和梁启超时,慷慨激昂、金声玉振;讲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却语带哽咽、欲言又止。我看到了一个老师如何把文学与自己的生命体验融铸一体,用语言的力量凝聚他的文学同路人。

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在那年师兄师姐们的毕业论文答辩会上,我从一个个答辩教室听过去,到了尹老师的那一组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再也走不开,直到答辩结束。尹老师几乎在每个学生的答辩之后,总会就某个具体问题而引经据典地论述一番,因此答辩现场好像突然成了平时的课堂,老师也恢复了课堂上的神采焕发。也许急于通过答辩的师兄师姐们在那个时候不一定听得进尹老师的谆谆教诲,但旁观者的我却格外地入迷,为听到了许多课堂上没听过的新鲜内容而暗自欣喜、默而识之。今天回想起来,也许我懂得尹老师的用意所在——正因为到了论文答辩的时刻,很多人在此后几乎不再有呆在象牙塔里不计功利地听讲的机会,所以尹老师才不吝词费地为师兄师姐们多作解说。每一个信手拈来的典故、每一次旁征博引的阐述都凝聚了尹老师对学生倾囊相授、知无不言的善意与心血。

会龙兄说,当年尹老师常在他们班上表扬我;而我记得当年嘉欣曾经这么跟我说:“我觉得尹老师对你好冷哦,你看其他老师都在课堂上夸你,他没有。”我当时笑而不语,心想自己早已从他的眼神之中得到了某种肯定。如今自己当了老师才深切体会到,一个老师所渴望的也许只是在众多的学生中不时偶遇的某种昭示着共鸣的眼神与回应,而作为老师也许最大的回馈也不过是一个赞许的眼神和微微的颔首。

会心处不在多,这是我所知道的最美妙的师生关系。

(责任编辑:朱捍卫)
更多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