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 历史朝代概述 原始社会(猿人——旧石器——新石器) 猿人:元谋人(我国最早)、蓝田人、北京人(驳斥中国人种西来说) 旧石器时代:采集狩猎为主,已采用人工火和打制石器,实行血缘婚 新石器时代 1.出现氏族公社,原始宗教,实现族外婚。 2.三皇五帝: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夏商西周(夏:前2070—1600 商周分界线为前1046年) 夏朝: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开启家天下的世袭制,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文明时代,并制作出青铜器和玉器 商朝:奴隶制鼎盛时期,司母戊鼎是世界最大的青铜器,甲骨文和金文也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西周:定都镐京(西安),建立分封制、井田制 春秋战国 春秋:得名于孔子编纂的鲁国编年史《春秋》,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战国 1.鲁国实行初税亩,标志奴隶制开始瓦解,地主和农民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百家争鸣: 法家韩非子——法术势并用,建立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名家公孙龙——认识到了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矛盾 阴阳家邹衍——五星解释一切,陷入唯心主义历史循环论 3.《春秋》记录下了日食月食、哈雷彗星,二十八星宿作为我国最早的天文坐标图 秦汉时期 秦 1.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 2.实行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 焚书坑儒 汉 1.文景之治:我国历史上第一盛世 2.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丝绸之路,昭君出塞 3.三纲五常:董仲舒——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4.东亚文化圈在汉武帝时初步建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两晋:266年,司马炎建立。事件:八王之乱——引发随后300年的国内大动乱 五胡乱华——客观促进了中华民族大融合 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通婚、易汉姓、均田制和户调制、迁都洛阳 隋唐宋时期 隋:隋朝大运河——世界最早、最大的运河,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沟通了黄、淮、长、钱塘、海河五大水系 唐(618——907) 设立都护府保卫边境安全 1.唐三彩:以人物、马、骆驼为主,颜色以青、黄、绿为主 2.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藩镇割据——最终导致唐朝灭亡 3.牛李党争、古文运动——韩愈发起,提倡古文,反对骈文 4.玄奘西游——大唐西域记 5.禅宗:北宗神秀——苦修成佛 南宗慧能——立地成佛 宋(960陈桥驿兵变——1279崖山海战) 1.幽云十六州:石敬塘割让给契丹的北部战略要地 2.杯酒释兵权、重文抑武、加强中央集权、交子(会子)——世界最早的纸币 3.王安石变法:受传统势力打压最终失败 元明清时期 元 1.世界最大最著名的帝国之一,创立四等人制,人为造成民族分裂 2.设立行省制,为后世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 明(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帝国) 1.靖难之变——朱棣夺权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 2.东林党——参与了明朝末年所有事件 3.明廷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清朝 1.三藩之乱: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2.二次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彻底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3.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前期纲领文件,根本否定封建土地制,强调平均土地 4康乾盛世:清圣祖玄烨、清世宗、清高宗弘历期间,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盛世 5.资政新篇——中国第一次提出资产阶级改革方案 中国文化常识 天文现象 1.黄道: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内移动的轨道 2.三垣:紫薇垣、天微垣、天市垣 3.四象:东青龙、北玄武、西白虎、南朱雀 4.七曜:日太阳、月太阴、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填星 计时(西周开始) 天干 阳干:甲 丙 戊 庚 壬 阴干:乙 丁 己 辛 癸 地支 阳支:子 寅 辰 午 申 戌 阴支:丑 卯 巳 未 酉 亥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五更:19点到次日5点 纪年称号 1.纪年法: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年号最多的是武则天,有18个 干支纪年(始于汉朝) 生肖纪念(始于东汉) 2.国号:起源地(商周秦)命名、特产(辽)命名、经典命名(元)、姓氏命名、沿用前代 3.庙号:皇帝被供奉时的名号,初代称祖,后代称宗 4.谥号:帝妃贵族、大臣死后,根据功过得失给与的评价,分美谥(靖武文)、平谥(怀哀)、恶谥(厉幽炀) 5.尊号:对皇帝皇后,生前或死后具有歌颂性质的称号 6.全称:庙号、尊号、谥号的称呼 日常称谓 1.姓氏:起源于母系氏族,战国时期开始平民有姓氏 2.字:成年后取得别名,对名字的补充,下对上,平辈之间只能称字 3.伯仲叔季:兄弟排行 4.六亲:①、父母兄弟妻子 ②、父子兄弟夫妇 ③、天地君亲师友 5.三姑六婆:尼姑、道姑、卦姑、牙婆、媒婆、巫婆、老鸨、药婆、稳婆 宗法礼俗 1.宗法制: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善于周,特点是宗族与国家合二为一 2.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泰山为天下第一山 3.社稷:社为土地神、稷为五谷神 传统礼俗 1.五礼:汉族礼仪总称,祭祀为吉礼,丧事为凶礼,军旅为军礼,宾客为宾礼,婚事为嘉礼 2.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3.五服:丧礼中根据关系远近而穿不同材质的衣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4.六艺:礼 乐 射 御 书 数 5.七情六欲:七情——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恨 ;六欲——眼 耳 鼻 舌 身 意 6.十恶不赦: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政治制度 1.察举制:始于汉武帝,地方长官选取人才推荐中央 2.五刑:隋代以前为墨刑、劓刑、剕刑、宫刑、大辟,隋朝后为笞、杖、徒、流、死 3.三省六部:古代最重要的行政制度之一,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三省:门下审核政令、中书草拟颁发皇帝政令、尚书行政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科举制:1905年废止 童试每年一次,考中为秀才、监生 乡试(秋试)三年一次,考中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春试),考中为贡生,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考中为进士,前三名叫状元、榜眼、探花 7.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官职名称 1.丞相:古代最高行政长官,始于战国 2.总督、巡抚:原为驻地方临时差遣。后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巡抚仅次于总督 3.大学士:唐宋为文学侍从、明初为政务顾问,后期为朝廷宰辅 4.皇帝姐妹——长公主 皇帝姑姑——大长公主 文献书籍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由风雅颂构成)、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编订) 3.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4.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战国时期国别体史书 5.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6.永乐大典:最大的百科全书; 古今图书集成:最大的类书 7.四库全书:纪晓岚编辑的最大的丛书 8.世说新语:第一部笔记小说; 说文解字:第一部字典 9.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10.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1.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 12.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13.三言二拍: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文化名人 1.文学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 史学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 2.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澈、苏轼、苏洵、王安石、曾巩 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5.江南四大才子: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6.酒圣杜康、文圣孔丘、医圣张仲景、草圣张旭、武圣关羽、药王孙思邈 古代哲学 1.阴阳:传统哲学的本体论 2.五行:木火土金水,木克土、土克水、火克金、金克木 3.五色:黄白青红黑 五方:中西东南北 五脏:脾肺肝心肾 五音:宫商角征羽 4.八卦:干天,坤地、巽风、震雷、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干、坤为一切自然和人事现象的根本 科学发明 1.夏小正:我最早的科学文献、汉族历书 2.甘石星经: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3.墨子:有杠杆、浮力、光学八条等物理知识 4.考工记: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 5.周脾算经:最早算术著作,勾股定理; 九章算术: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6.黄帝内经:最早的医学典籍; 神农本草经:最早的药物学著作 7.齐民要术:贾思勰编著,最早的农学著作; 农政全书:农学集大成者 8.水经注:郦道元编著,地理学集大成者; 徐霞客游记:最早的野外考察记录著作 9.唐本草:世界第一部国家修订的药典; 本草纲目:古代医学集大成者 10.营造法式:宋代李诫编著,古代最完整的建筑书籍 11.中西数学通:清代梅文鼎编著,当时国内数学最早水平 12.皇舆全览图:清代康熙年间最高精度中国地图 13.梦溪笔谈:科技史的里程碑 14.春秋:孔子编纂,记录了日食、哈雷彗星 习俗 1.洗三:婴儿出生后第三天沐浴仪式,也称三朝洗儿 2.抓周:南北朝出现 3.成人礼: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五笄礼 4.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5.七出:不孝顺公婆、不能生育、淫乱、嫉妒、重大疾病、挑拨离间、盗窃 可休妻 6.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有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7.避讳:君讳、国讳、公讳 节日 1.春节:汉族、蒙古、壮族、布农、朝鲜族、侗族、瑶族都过 2.中秋:赏月始于周代,北宋定位中秋,南宋成为普遍活动 3.重阳节:1989定位老人节 4.元宵节:上元节,三元之一,也叫灯节 5.端午节:又叫 重午、端阳、天中,祛五毒(蝎子、蜈蚣、蛇、蟾蜍、蜥蜴),带长明缕
来源:导游考试通 |